《三国志》是这样记载董卓的残暴的。
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尝遣军到阳城,时適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这段话整理起有这么几点:
1、董卓睚眦之隙,报复曾经得罪过自己或者顶撞过自己的人。
司空张温是董卓的老上级,他去讨伐边章、韩遂时,让董卓过来,结果董卓很久才来,问情况也对不上,显然有误军机和无视上司之罪。此时孙坚建议张温杀掉董卓,结果张温没有同意。如果此时杀掉,或许历史就改变了。
孙坚的理由是董卓怠慢了张温,无功而傲,杀他正好树威。
张温没有杀死董卓却给后来埋下了祸事。后来董卓诬蔑张温与袁术私通,于十月初一在大街上将张温拷打致死。张温之死显然是董卓在洛阳立威的结果。
张温和诸葛亮有点关系。
蔡瑁的父亲蔡讽的姐姐嫁给张温,蔡讽的长女嫁给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少女嫁给荆州的刘表。
当然类似张温这样被董卓树威的不在少数。
2、随着杀害百姓
董卓将一些平民百姓杀掉,当作是贼人作为军功,除此之外,他还焚烧洛阳宫室,强迫洛阳的百姓迁往长安,你想想看这种强迫的迁移会死多少人,以古代落后的运输技术,稍微猜猜就知道。
后来这帮洛阳过去的百姓大多死于李傕等人的混战之中。
后来他到了长安又喜欢老百姓相互举报,最后冤案很多,大家只能“百姓嗷嗷,道路以目。”生怕一说话又被人告状,一片恐怖。
3、残忍杀害北地郡的降兵
因为关东诸侯起事,所以董卓控制的区域的人也有些动手。当时董卓抓到了北地降卒几百人。
他将文武大臣都召集起来,干什么呢?杀这些降卒。
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於坐中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
有些人断了舌头,有些人断了手脚,有些人眼睛弄瞎,有些放锅中煮,你稍想一想一下这就是人间之炼狱。当时这些受刑之人还没有死的都在地上打滚。
而地上坐着文武百官的宴席。
大家都惊慌无度,但董卓却以此为乐,神色不变,可见残暴到什么程度。
4、对宫室之人及官员
董卓随意奸淫宫女或者公主,根本没有将这些人放在眼中,反正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至于官员他一面拉拢,拉拢不了的就杀掉,反正很随意地杀害,不经过任何手续。
结语:
正因为董卓这么残忍,当他被吕布杀掉之时,长安士庶咸相庆贺。这就是民心,也能反应出董卓的残忍。最后残忍的董卓被袁氏门人残忍对待,点了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