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不是天子,而是诸侯的老大,也就是古代俗称的方伯。
同样霸王不是天子,他只是诸侯王的老大。
为什么会出现霸主这一称呼呢?
西周建国之后,封过方伯,比如姜子牙受封的齐国一开始是没有获得这种特权的,直到商的后代造反之后,才获得这样的特权。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就是齐国获得的特权,这个区域等于就是属于齐国的管辖范围,只要这个区域出现动荡,齐国国君就可以带兵去讨伐以维持这个区域的秩序。
齐国国君的权力来自于周天子的授权,周天子同样可以处分齐国国君。周夷王曾经将齐哀公烹杀了。
为什么后来要称霸主而不是方伯呢?
周天子后来的实力弱了,一些大国开始不听周天子的号令,此时管仲提出:尊王攘夷。
核心的观点就是将周天子的威信重新树起来,同时联合诸侯国抵御戎狄等入侵。
想法是好的,但是别人也要听啊?
怎么让别人认同和服从?
只有一种方法:实力。
齐桓公主持“北杏会盟”平息宋国内乱,顺手将遂国灭了,接着与鲁会盟、鄄地会盟等等显示自己的武力,直到“幽地会盟”时,鲁、宋、陈、卫、郑、许、滑、滕公推齐国国君为盟主,实际上就是霸主了。
接着齐桓公开始在国际之间做好事,不再是炫耀武力,比如帮助燕国,重建卫国等等。
这样齐国的威望是越来越高,他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这样就和其他大国起了冲突,比如楚国。
最后大国没有意见,周天子就授给齐桓公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等,这等于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霸主和方伯的区别
霸主是靠自己的实力打服别人,然后周天子授予权力,而方伯是周天子直接授予权力的。
当霸主出现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时周天子不可能再将齐国国君抓去烹杀了。
此时周天子和霸主名义上是君臣关系,实际是相互利用,周天子利用霸主维持天下稳定,霸主利用周天子的天然名义行使权力。
霸主是不能动周天子的,名义上霸主的权力是从周天子来的,你将周天子干掉了,你的权力是从何而来?
等于你破坏了游戏规则,大家就会不服你,天下群而攻之,以春秋时间的诸侯国的实力是无法承受的。
再说周天子也无实力真的去干预霸主的每一次决定和行动,霸主又何苦灭掉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