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存在,但越往后世越少。
将军居中军,是主帅,是军队主要的保护对象,所以统帅是不直接出战的,出战的是猛将级别的。
翻开《三国志》你会看到好多这样的事例。
张飞
曹操南征,刘琮投降曹操。整个荆州落入曹操之手后刘备才发现。刘备往南跑,而曹操则一路往南追,此时刘备将老婆和孩子都扔了,他的两个女儿落到曹家手中。刘备带着张飞,诸葛亮等二十几个人逃命,关羽带着刘备的有生力量前往江夏。
此时刘备让张飞断后,张飞是怎么做?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张飞站在那里说谁来决一死战,显然就是一种“斗将”。如果曹操一方不理会张飞,拿箭或强弩将他射成刺猬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这么麻烦,更不用害怕。因为张飞在桥的那一边。
为什么曹操一方不这么做,这是春秋战国的遗风,对猛士的敬重。不过越往后世,这种情况越少,人也越不择手段。
春秋时期作战,追击敌军时射了三箭就不射了,不要死里整。有时遇到师徒关系追击时就会故意射偏等等。这些都是春秋战争中的礼仪,这就好比两人角力,不是致人于死,而是致人于败。
战争后来是越来越血腥,不是致人于死,而是将其绝灭,手段越发残酷。记得某一个知名的学者说春秋的战争像儿戏,像体育比赛,在知常容看来那不值得嘲讽,那是人性没有被完全泯灭,还有底线。
不过时代在变化,战争越发残酷是客观事实,比如张飞到了后世还这样做,一定会被射成刺猬。
关羽
张飞这一次没有成功“斗将”。关羽那一次就是主动“斗将”。
袁绍和曹操火拼之时,袁绍大将颜良猛攻白马。此时由张辽作中军,关羽作偏将军的组合被曹操派出来。关羽的做法是这样: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这就是一种斗将,虽然不是颜良主动发起,但也算吧。不过有人说这是偷袭。反正不管怎么样,这肯定是一种“斗将”。
颜良一死,白马之围就被解了,关羽因功封侯。
结语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人类越来越文明离野蛮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往宽容,平等方向发展,不再像古代那样随意处置一个人比如奴隶的性命之类。社会成员之间血腥杀戮渐少,重礼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往平和共存方向发展,这是社会的进步。
唯有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是变得越来越平和而是越来越残酷,越来越野蛮。“斗将”自然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更重要的是战争的野蛮化似乎被人们接受,认为理应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嘲讽二千多年的宋襄公。
一文明化一野蛮化,这或许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