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只是一个统称,主要是由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冷兵器时代地势的作用是很大的,《孙子兵法》中专门有一篇论述地形的应用。当年孙膑和庞涓作战时,他也是激怒庞涓最后在马陵道两边设伏弄死自己这位同学。再如黄天荡一战,韩世忠利用长江水路优势,靠弱势兵力将完颜宗弼堵在里面,最终完颜宗弼不得不向韩世忠请求借道。韩世忠说了句: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
最后没有办法的完颜宗弼利用老鹳河故道,挖开然后冲出。
这种利用地形取胜的战役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南方强水兵,利舟,北方强骑兵,这大概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最主要的特点。如果北方势力想攻打南方,直接攻打往往都是失败的,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败北,淝水之战,符坚败北等等。
孙权为什么非得夺得荆州,因为这是长江中段防线。南宋为什么没有被金国一口气灭掉,因为金国的骑兵到了南方水网战斗力大减。
同样南方的政权想统一北方就需要战马,下船上马这不是南方的强项,同时南方也没有大量的战马基地,这就造成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那就是明代之前南方北伐鲜有成功之例。
南方政权只要占据长江天险就会形成割据状态。这样整个西南就成了最关键的。因为要破长江天险,必须要顺江而下,那就是巴蜀之地必须先搞定。
大凡大一统的路线基本上是统一北方占领黄河流域,控制西北进而占领巴蜀,顺江而下一统天下。
巴蜀之地因为地理特殊,蜀道难,天府足,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别人攻不进来,自己也出不去,时间一久只等灭亡。除了秦和刘邦之外,其他的只有坐等灭亡。
结语:
骑兵和船的各自优势,加上整个中国地图上就被黄河、长江分割成三块。一般北方势力会在黄河流域厮杀,而南方属于后发优势,早期是北方先于南方。所以北方会厮杀得比较厉害,这样就给割据南方一个喘息的机会。
一旦北方统一了,南方被统一就成了必定之事。
在此之前,南方割据会活得挺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开成南北朝的原因,而不是东西朝。如果长江和黄河是东西向的,那会形成东西朝而不是南北朝。
当长江和黄河不再是天险时,南北朝割据的概率就不存在了。因为可以直接打通。
为什么长江和黄河不是东西向的,这又是由我国西北高东南低决定的。所以不要小看地理,这往往无形决定整个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