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寿命不如庄稼汉长的原因有二:
1、皇帝压力大
2、幸存者偏差
皇帝是集天下大权为一身,任何重大决定都是由皇帝终裁。天下这么大,每一个地方发生一件事情,汇总起来就是几十上百件事情。勤劳的皇帝终日无休,每天不停地在工作,可以说是疯狂的工作狂。像秦始皇每天都要处理几百斤的竹简。
一些懒惰的皇帝则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醉生梦死,沉迷于享受。
一些大权旁落的皇帝则过着傀儡的生活。
采访长寿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睡得好,没有烦心事,任何事情一笑而过。
皇帝的物质条件比老百姓强太多了,吃得也比老百姓好太多了,但是精神压力上,不管是勤劳的还是懒惰的皇帝,他们的精神压力都很大。有些担心天下百姓,有些担心自己大权旁落,总要想办法出招。
皇帝身边聚集很多顶尖的医生,但是却无法让皇帝真正享受长寿呢?这些医生可以给皇帝提供保健,治病,但却无法让皇帝的内心真正闲下来,轻松下来。能治其形却无法宽其心。
在高负荷之下,皇帝长寿的并不多也就不奇怪了。
二千多年一共有多少皇帝呢?有人统计过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
南朝梁武帝萧衍活到86岁,如果不是侯景之乱,他可能活得更久。
乾隆活到89岁,武则天活到81岁,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镠、宋高宗赵构活到80岁。南越的赵佗也自称过皇帝,他活了一百多岁。
我们台州人口大约有662万左右,一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429人,按这个比例来说不到万分之一。四百多位皇帝,赵佗活到一百多岁,按这个比例是四百多分之一。远远比我们台州的百岁人品的比例要高。
如果以80为高龄的话,皇帝高龄的比例也不低,百分之一多一点。
比例一计算,就知道皇帝的寿命并不比普通人低。
为什么我们听到普通人活过百岁的很多,皇帝却很少,实际上跟这个基数有关系。普通人是数以亿计,而皇帝却是以个计算。根据幸存者偏差原则,我们会习惯性忽略那些过早去世的,会记住那些长寿的人。从数量上来说四百多个皇帝怎么能和亿万百姓相比呢。
正因为这种错觉,使得我们觉得古代皇帝的寿命比普通人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