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人陈平对自己的评价:
后来者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
上位者刘邦对陈平的评价
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陈平做了什么事情?
1、他用计谋使得张负相信自己,将五嫁的孙女嫁给自己,获得第一桶金。
2、他拿着刘邦的重金,用计谋离间项羽与部将的关系,最后使得项羽内部互相猜忌。
3、他建议刘邦用“云梦泽”会诸侯的方式拿下韩信。
4、他建议刘邦杀掉樊哙,但担心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又违背刘邦的命令没有杀掉樊哙。
5、他委屈求全,获得吕后信任,最后伙同周勃杀掉吕后族人。
6、他故意设计让出右丞相给周勃,最终让周勃知难而退独兼丞相。
所以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多阴谋。
1、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2、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
所以司马迁认为陈平的善始善终没有过人的才智和谋略是无法走到这一步的。总体来说司马迁对陈平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
刘邦作为陈平的新主人,陈平帮刘邦做过很多事情,不过刘邦对陈平的评价却是: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不是陈平能力不行,陈平在汉文帝时期还独任丞相,管理天下管得好好的,怎么可能难独任呢。这里只能说刘邦对陈平充满了不信任。
因为陈平有些事情做的让刘邦很不舒服的,比如贪污,还有周勃说他盗嫂,虽然《史记》中为其证明没有此事。更重要的是他是从项羽那边叛逃过来的。刘邦与陈平详谈过,最后陈平说你用我的才还是用我的人,这样刘邦才打消过滤重用陈平。
所以陈平在刘邦眼中只是才,而不是完全信任。刘邦驾驭不住陈平,如同刘邦驾驭不住韩信一般,甚至刘邦到最后连萧何也怀疑了。
不自信是猜忌的根源。
所以刘邦觉得不能让陈平独掌这才是最关键的,这句话只能读出三个字:不信任。不过刘邦对陈平的智慧是很佩服的,才说了句:智有余。
三个人的评价大概就是陈平的一个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