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贬的原因有三点:
一、曹操是皇权制度的破坏者
在曹操之前还有一个篡位者,那就是王莽。不过王莽最终失败,失去天下,刘氏重新夺回天下,刘秀继承皇位。这样给人一种假象,那就是刘氏就是天下之正主。
刘邦说过一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曹操就成了这个制度的破坏者,他让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天下并没有共击之,而是由曹魏控制了朝廷,甚至天下人认为代汉者一定是曹魏。
后来曹丕取代了东汉建议魏朝。
这样等于开启了第二个篡位者的形象。
遇到一些朝廷频繁更替的往往将曹操视为偶像,但遇到朝廷稳定的局面,特别是像北宋开始喜欢一种价值观的统一和控制之时,曹操往往就会被视为制度破坏者,一个反面教材,一个犯上作乱者。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批评,批评多了,曹操的形象就定格了。既然反面了,自然就开始有人编他的黑材料,像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之类的。王莽也基本上以反面教材出现,这个道理和曹操是一样的。
二、《三国演义》影响力太大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曹操被贬低的重要原因。因为《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而且从宋代开始基本上都属于相对稳定而且统治时期比较长的朝代,曹操自然更要贬低。要是褒扬曹操,那不是等于鼓励臣子造反了。正如汉武帝造了思子宫,也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儿子刘据平反。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当了皇帝也无法给爷爷平反,造反是历代王朝大忌。
《三国演义》在老百姓这里加剧了这种趋势,所以士大夫一层,百姓一层,全方位完成对曹操的贬低。
三、关羽和诸葛亮的地位上升
关羽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地位越往后上升的越高,像关羽最后还成了武圣,诸葛亮成了中国智慧的代言人。在老百姓看来这两个人就如同圣人一般,曹操就是跟这两个人作对的。在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中就是跟好人或榜样作对的一定是坏人。这样曹操就成了奸诈,坏人的代名词。
老百姓中将某人的绰号称为曹操,往往带有贬义的。